電梯事故中,墜落、剪切、擠壓是典切的致命傷害,電梯故障時被困乘客自行扒門逃生可能會發牛人員墜落傷害的事故,下面通過所收集的電梯扒門事故案例探討電梯轎門防扒門裝置設置的必要性。
@
案例介紹
案例1:2013年5月9曰凌晨3點多,廈門市某大廈一名成年乘客乘坐電梯時,在電梯運行過程扒門造成電梯故障,報警后未得到及時響應而自行扒門逃生,造成一名女乘客墜入井道而多處骨折。
案例2:2009年5月30日,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播報了一起廈門市某大廈內一名小男孩單獨乘坐電梯時,在電梯未平層停梯時扒門造成電梯故障關人的事故。被困電梯后,小男孩通過電梯緊急報警裝置向大廈物業管理處呼救,大廈的物業管理人員不在崗,未能及時響應呼救,最后小男孩將轎門扒開并從轎廂與井道犖之間狹小縫隙(間距小于140mm)逃生,逃生時身體被卡在轎廂與井道壁之間,在掙扎了近20min后,小男孩掉到電梯底坑身受重傷。
類似的乘客被困電梯扒門逃生而造成的嘩落事故還有很多,都為電梯故障后,被困乘客未等待救援,自行扒門外逃墜入底坑。
《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對防墜落的保護要求
第7.7.1條規定:“(層站側)對墜落危險的保護在正常運行時,應不能打開層門(或多扇層門中的仵意一扇),除非轎廂在該層門的幵鎖區域內停止或停站。開鎖區域不應大于層站地平面上下0.2m。在用機械方式驅動轎門和層門同時動作的情況下,開鎖區域可增加到不大于展站地平面卜下的0.35m?!睒藴拭鞔_層站側只有轎廂杵幵鎖區域內停止或停站,相應層門才允許打開。
第11.2.1條(轎廂側)中有相應的要求:“……電梯井道內表面與轎廂地坎、轎廂門框架或滑動門的最近門口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0.15m。c.)如果轎廂裝有機械鎖緊的門且只能在層門的幵鎖區內打開,除了第7.7.2.2條所述情況以外,電梯的運行應自動地取決于轎門的鎖緊。且轎門鎖緊必須由符合第14.1.2條要求的電氣安全裝置來證實。則上述間距不受限制?!睒藴拭鞔_轎廂在井道內表面與轎廂地坎、轎廂門框架或滑動門的最近門□邊緣的水平距離大于0.15m的情況下要求設置轎門鎖,主要防止轎廂內乘客扒開轎門跌入井道發生人身傷害的危險。
標準對轎廂側防墜落保護設置的缺漏層站側通過層門與層門門鎖的保護,可防止層門被意外開啟而導致層站側的人員跌入井道的危險。而轎廂側,由于轎門一般不需要沒置轎門鎖[除非在上述第11.2.1條第c)款情況下,轎廂內乘客扒開轎門跌入井道的危險性就會存在。
標準第11.2.1條第c)款明確要求在電梯井道內表面與轎廂地坎、轎廂門框架或滑動門的最近門□邊緣的水平距離大于0.l5m時,轎門需要設置轎門鎖。如果轎門設置轎門鎖,電梯故障轎廂停在非開鎖區域內,轎內被困乘客無法扒開轎門,不存在跌入井道的危險:轎廂停在幵鎖區域內,轎內被困乘客扒開轎門,由于護腳板的防護,乘客脫離轎廂也不會有跌入井道的危險。
那么,仵電梯井道內表面與轎廂地坎,轎廂門框架或滑動門的最近門□邊緣的水平距離不大于0.15m情況下,按標準規定轎廂不需要設置轎門鎖,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會不會存在扒門墜落井道的危險呢?案例1的電梯井道內表面與轎廂地坎。轎廂門框架或滑動門的最近門口邊緣的之間最大只有0.14m水平距離,符合標準要求(標準僅考慮成人無法通過0.15m間隙),但無法阻止小孩及身材弱小的人員通過。案例2說明在電梯并道內表面與轎廂地坎、轎廂門框架或滑動門的最近門□邊緣的水平距離不大于0.15m,符合標準的情況下,轎廂在非門區被轎內乘客扒開轎門自救時,存在巨大的風險。轎廂在非門區轎內被困乘客扒開轎門、層門自救時,可能以以下這兩種方式自救,一是乘客面朝轎廂側往下爬,乘客在開始往下滑時,由于有轎廂護腳板的防護,不馬上傾向井道,超過護腳板高度時,如果乘客還無法站到層站的地面,就會從護腳板下方的空洞跌入井道;另一種情況是乘客面朝層站側往下跳,在跳到層站時,如果人往后傾,也會從護腳板下方的空洞跌入井道。
預防乘客自行扒門逃生發生電梯事故的安全措施
從上述一系列事故案例可以看出,電梯乘客存在不規范、不安全乘梯行為,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如電梯故障閑人)不會正確應對,盲目自救導致人員跌入井道造成傷害。要預防和減少類似事故的發生,可采取教育措施、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等3個方面的措施。
(1)教育措施可通過政府,社會,媒體,電梯制造、維保、檢驗單位等對針會公眾進行電梯安全使用的科普。引導社會公眾TF確、安全使用電梯,以及出現緊急情況下的正確應對(特別是被困轎廂的處理)。
(2) 管理措施逋過落實使用單位的主體責任,建立電梯相關安全管琿制度,加強電梯日常使用與維護保養力度,提高電梯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3) 教育措施與管琿措施在本文中不做進_步討論。我們主要是技術角度的探析,從設備本質安全的角度防止類似情況出現。技術措施可以由電梯制造單位專業設計,對電梯采取必要的、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防止類似嗥落事故的發生;最好是從國家強制標準對類似嗥落事故有針對性地提出技術標準條款,達到安全技術要求標準化。具體的技術措施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
?、?nbsp;對于電梯井道內表面與轎廂地坎、轎廂門框架或滑動門的最近門口邊緣的水平距離大于0.15m的情況,明確要求電梯裝設轎門鎖。這種方式可以完全避免被困乘客自行扒門逃生而跌入井道。轎門鎖除了機械鎖緊裝置外,還需要驗證機械鎖緊裝罱狀態的電氣安全裝置,增加的電氣安全裝置會增加制造成本,也可能會增加障的發生率:電梯設置轎門鎖的要求與層門鎖一樣,屬于安全部件,還需進行型式試驗。
?、?nbsp;對于電梯井道內表面與轎廂地坎.轎廂門框架或滑動門的最近門口邊緣的水平距離小于0.l5m時,要求電梯裝設電梯開門限制裝置。電梯開門限制裝置的主要作用是電梯轎廂不在開鎖區域內停止或停站,轎廂內乘客無法扒開電梯轎門,即使扒開,也只能扒開50mni的距離,這樣就能完全防止乘客扒幵轎門而跌入井道發生人身傷害的危險。防扒門裝置相對轎門鎖而言,它是一種機械保護裝置,無電氣裝董,不是安全部件,不要求型式試驗。
結語
電梯事故的發生看似偶然,其實有其必然性。電梯 事故有其發生、發展的規律,掌握其規律,事故是可以 預防的。許多電梯事故類型、發生原因有相同性,比如 轎內扒門跌入井道的事故,都是在轎門被扒開的狀態下,人員跌入井道造成傷害。除了加強電梯使用管理的措施 外,通過標準(技術)要求設置電梯防扒門裝置,可以杜 絕類似事故的發生。
徐州富奧電梯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徐州電梯銷售,保養,安裝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