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已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實施。特種設備是國民經濟重要的 基礎裝備和人民生產的基礎設施,包括電梯、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等八大類,涉及生產(包 括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檢驗、檢測、監督管理和應急處置等多個環節。這些設備一般具有在高壓、高溫、高空、高速條件下運行的特 點,易燃、易爆、易發生高空墜落等,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
隨著上海經濟社會 的快速發展和“四個中心”建設的不斷推進,上海電梯行業發展迅速。目前,上海電梯總量已接近19萬臺,并以年均10%左右速度增長,數量和密度均為全球城 市第一。電梯作為城市樓宇、交通站點和住宅小區等各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已經成為公眾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保守估算,全市每天有超 過5000萬人乘坐電梯(僅軌道交通每日有700-1000萬人次乘坐電梯)。電梯安全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電梯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社 會的廣泛關注。由此,加強電梯安全綜合治理,切實解決好電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對做好上海全市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將起到重要的借鑒和示范作用。
近年來,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緊緊圍繞保障城市安全和社會民生的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理念和系統思想方法,通過系統規劃和頂層設計, 積極推動落實各方責任,推進多元共治、齊抓共管;加快改革創新,推進科學監管、綜合治理,促進本市電梯安全管理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加快構建“企業主體責任、政府依法監管、社會參與監督”三位一體、多元共治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以安全管理責任簽約和公開承諾為核心內容的電梯使用管理單 位“首負責任制”,并采用使用安全標準化、誠信體系建設等方式,推動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率先建立本市特種設備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協調機制,在聯席會議 平臺下加快推動形成“政府領導、部門管理、專業監管、屬地負責”相結合的電梯安全政府部門聯合監管創新模式和工作機制。采取開展電梯安全綜合責任保險試 點、引入行風政風監督員機制、發揮12345市民熱線等各類投訴舉報平臺作用等方面,提升社會監督的有效性。
――建立公共領域電梯安全管理體系。以公眾聚集場所的電梯安全管理為重點,聯合市安監、交通、商務、旅游、教育、衛生等部門,分別研究軌道交通、商業場所、賓 館、學校和幼兒園、醫院等公共領域電梯安全的使用特點和存在問題,并逐個制定加強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從安全責任落實、電梯質量源頭管理(含采購、設計、 制造和安裝等環節)、使用維保質量管理(含維保資質準入、維保質量考核、物聯網遠程監測應用、風險評價等方面)、加強電梯應急管理(含建立應急預案和工作 機制、加強安全宣傳等方面),建立以電梯使用管理單位為主體的全過程管理的理念和一套管理體系。
――建立住宅小區電梯安全管理體系。配合市委一號調研課題,以推進住宅小區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和更新改造工作為重點,會同市相關部門完成了相關專項調研工作,制 定了安全評估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市政府實事工程落實安全評估工作,推動相關部門開展更新改造工作,并建立相關工作機制。
――建立基于風險的安全監管、檢驗和維保模式。開展基于風險的電梯使用單位分類監管試點工作,研究建立了基于電梯設備本體風險并結合企業安全使用管理能力、設 備環境等要素的風險評價模型,建立以企業自主風險評價、安全隱患消除和標準化管理為重點,以引入第三方風險評價、市場化風險監管和社會舉報監督為基礎,結 合政府監管部門安全監察、技術檢查、行政執法等多種監管手段的電梯安全治理體系。推動電梯物聯網遠程監測試點工作,目前全市遠程監測裝置已安裝超過1萬 臺,基本形成以三菱公司等制造(維保)企業為主體的電梯物聯網遠程監測系統、以市場化為主體的自貿區、嘉定區電梯物聯網遠程監測系統等2種模式。通過創新 試點,基于風險的安全監管、檢驗和維保模式創新的技術和應用條件已經基本成熟。
――加強本市電梯應急救援處置和信息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建立三級電梯應急救援體系,并與市“110”指揮中心聯動,不斷推進功能拓展、技術創新和流程再造工作,實現30分鐘內完成救援的全國最嚴要求。
下一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將繼續以深入貫徹實施《特種設備安全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落實安全責任為核心,以堅守安全底線為準則,以服務保 障、固本強基為根本,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加快構建“企業主體責任、政府依法監管、社會參與監督”三位一體、多元共治的電梯安全管理模式,強化企業主體意識,更嚴地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完善政府監管責任體系,更好地履行政府監管職能,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更多地發揮技術機構、行業協會和市 場的作用,推進電梯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堅持安全監管基本制度,堅持依法監管、科學監管,樹立法治思維和紅線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和責任意識,貫徹系統思想方法和安全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監管方式,創新監管制度,完善工作方式、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堅持穩中求進、真抓實干,以問題 和需求為導向,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防控體系建設,著力解決電梯安全的突出問題。
目前,上海全市特種設備數量已達到54萬余臺套,且每年以近6%的速度迅猛增長,并呈現大型化、高速化趨勢,特種設備安全面臨的形勢日益復雜、任務日益繁重。通過在電梯安全管理領域的總體策劃和系統推進,其產生的成功經驗和示范效應將逐步在其它七大類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領域得到推廣。
徐州富奧電梯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徐州電梯銷售,保養,安裝維修 。